歡迎閱讀有史以來第一份網路上語言使用的狀態報告!

網路及其各種數位空間,提供了現今最重要的知識、溝通與行動架構。然而,世界上有超過7000 種口說語言(包括口說語言及)手語,其中有多少語言我們真正能在網路上完整使用?

我們由以下三個組織合作:誰的知識?、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以及網路與社會中心(印度),還有世界上許多個人與社群,設法回答這個問題,並提出對於語言在網路上使用狀態的不同見解、經驗與分析。

這份報告描繪出部分語言在網路上的重現方式,讓大家更加意識到需要創造更多元語言的網路環境,並推動行動議程。我們歡迎多個世代與社群的人加入我們的研究,希望這項計畫能作為起點,延伸出更多研究與行動。

摘要

這份報告採取我們所謂的「數位優先」模式,也就是透過網站可獲得最佳閱讀、聆聽及從中學習的經驗,因為這份報告有不同層次與層級。我們結合能夠提供統計觀點並讓我們看見語言在網路上概況的「數據」,與讓我們能夠深入了解人們在網路上使用自己語言有多麼容易或困難的「故事」。

我們在本摘要中探討了地理與數位知識的不平等,以及線上語言支援及內容的議題。列出目前對多元語言網路環境的了解,以及透過仔細研究現有權力動態與未來展望,探討改善方式。

故事

透過本章節,我們深入了解世界上不同的人與社群如何以自己的語言體驗網路。這樣的網路近用性有什麼意義,又有多公平呢?我們在網路創造並生產公開知識的程度是否與我們消費知識的程度相當?

我們以書面及口說形式邀稿這些故事,包括文章與影音訪談。這個章節涵蓋來自非洲、美洲與澳洲的清達里語、克里語、奧吉布韋語、馬普切語、薩波特克語以及亞倫特語等原住民語言的經驗貢獻。還有關於少數語言的經驗貢獻,例如歐洲的布列塔尼語、巴斯克語、薩丁尼亞語以及卡累利阿語等少數語言;還有亞洲的孟加拉語、印尼語以及僧伽羅語等在區域及全球強勢的語言,以及全北非不同形式的阿拉伯語。

數據

數據」這章分析我們日常生活使用的熱門數位平台、應用程式及裝置上的幾個重要語言議題。這裡根據公開資料集與素材取得的資料進行視覺化與分析。我們分析了 11 個網站、12 個 Android 應用程式以及 16 個 iOS 應用程式的語言支援。分析時,將平台分為四大類:取得知識、學習語言、社群媒體、私人及群組即時通訊。在廣泛的平台調查之外,我們深入分析了兩個案例: Google 地圖與維基百科。

結果以及進一步研究的方法有什麼限制與機會,也同樣在這章中深入探討。